牛奶是人类最好的食品,中国牛奶易致癌,居然都是真的,怎么办?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每人每日摄入牛奶300~500克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引导合理膳食、制定实施国民营养计划,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每人每日摄入液态奶300~500克:

只因为,牛奶是人类最好的食品

牛奶是人类最好的食品,这是真的:
单一食物能让人生存并保持健康的,只有牛奶。


【中国成人乳制品摄入量与癌症风险有关】

2022年5月6日,医学期刊 BMC Medicine 刊发一项历时11年、追踪50万人的研究指出,【中国成人乳制品摄入量与癌症风险有关】:

研究一共对 510146 名中国 30~79 岁的成年人随访观察 10.8 年,期间记录到 29277 个癌症病例。对一系列可能导致混杂效应的因素进行调整后,发现,乳制品摄入与这些癌症发病风险呈显著性正相关,也就是乳制品摄入多的那些人癌症发病相对也多。

经常食用乳制品者(每天平均摄入 80g 牛奶)的癌症总体发病风险提高 9%、肝癌发病风险提高 18% 以及女性乳腺癌风险提高 22%。每天每多摄入 50 克乳制品,总体癌症风险、肝癌风险和女性乳腺癌风险就会分别提高 7%、12% 和 17%。

2011年国家质检总局查出蒙牛牛奶含强致癌物黄曲霉素,以及三聚氰胺、皮革奶、化工奶等等,冰山一角的一角的一角尔。

中国牛奶易致癌,是真的。


中国牛奶的标准全球最低,更是真的

2011年6月15日,福建福州召开的“南方巴氏鲜奶发展论坛”上,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在乳品行业会议上直接提出:中国乳业新标准是全球最差的牛奶标准,世界最低,全球最差,是全球乳业的耻辱。

“我同意王丁棉的观点,新国标关于生乳标准的降低是一种倒退,而且是全世界最低的!”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乳业协会常务理事南庆贤教授接受《中国经济周刊》专访时如是认为。 

 同年7月3日,在上海举办的中国经营论坛上,光明乳业总裁郭本恒表示,中国生乳标准几乎是全世界最差,用一个相对比较低的标准不可能生产出一个非常高级的产品,“垃圾生产出来的就是垃圾”。对此言论,其他乳业巨头称不予评价。 

特别提示:
上述牛奶标准风波,虽然拿指标在说事儿,但指标是很表面、很粗浅的部分,压根不是核心与关键,里面的弯弯绕、内行都不一定搞得清。
随便说个例子,所有人会得的疾病、牛都会得、包括癌症等等,但是收奶的时候、肉眼可见的母牛乳腺炎会根据关系和利益及内部标准决定放行不放行,牛有没有其它疾病谁管?放松标准是为了无底线坑人!


中国牛奶消费者,怎么办?

古往今来,牛奶从来不是贵族食品

第一选择:只喝鲜活的奶

只喝屋顶盒包装、保质期标准为7天之内的巴士鲜奶!

划重点:

  • 屋顶盒包装!
  • 保质期以7天之内为佳、越短越好
  • 需要低温冷藏的鲜奶 —— 巴氏低温鲜奶
  • 本地产、玻璃瓶装、保质期3天的鲜奶,更好更好
  • 鲜奶不要煮、不要微波炉加热,隔水温热、保持鲜活喝!

隐含的专业重点是:

  • 不要喝常温奶(135℃-152℃多次消杀,平顶盒包装、不用冷链,常温下保质期半年),牛奶标准低、易致癌,最最最突出的就是它!易致癌的根源是奶源差、超高温消杀,超高温消杀会使正常牛奶产生致癌物、何况奶源差!
  • 不要喝进口牛奶、因为进口牛奶保质期做不到7天之内,而更长的保质期需要提高消杀温度和次数,损失营养之外、更高温度消杀(如超巴杀)会使正常牛奶产生致癌物!
  • 75℃以下的消杀温度,是巴氏低温消毒法生产鲜奶的根本分界线!在此线内,牛奶是鲜的、是活的(传统巴氏消杀温度更低,62℃-65℃);超出75℃对牛奶消杀,对牛奶的热伤害会导致致癌物产生、会把活牛奶杀成死牛奶!
  • 牛奶真正的功能和价值在于鲜活牛奶富含的乳源性生物活性肽(含水90%的牛奶若论蛋白质和钙含量、在食品排行里进不了前10名,所以失去活性的牛奶、其蛋白质和钙成份作为营养没那么重要)
  • 所以真正的巴氏消杀(75℃以下),是牛奶保持鲜活、成为人类最好食品、不会致癌的关键,保质期和冷链储存是不完全可靠、但容易辨别的表现
巴氏低温消毒鲜奶,冷链保存、保质期7天

巴氏消杀鲜奶必须有冷链支持
中国冷链标准落后、库容不足(比印度少)、常有断链
人均牛奶消费量,中国仅为印度以及全球平均的1/6、西方国家的1/20(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比行业吹牛皮的数据低)

活的鲜奶所含的乳源性生物活性肽及其功能组团(生物活性肽结合了钙、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的活性组团),种类大约500~3,000种、机理尚不全为人知,在人体内不经过消化、吸收、不参与人体新陈代谢,在消化系统的胃部、小肠、大肠等部分陆续分解,直接担负人体内抗菌、免疫、骨骼、心脏、口腔、消化、情绪、记忆、体重、发育等等功能调节……
活的鲜奶进了人体,乳源性生物活性肽及功能组团是真正意义上的活雷锋,无所不在、种类繁多、功能强大、勇挑重担甚至能人所不能!


另一项选择:只吃乳酪

只吃乳酪!

划重点:

  • 不同于进口鲜奶,进口乳酪(芝士)没有致癌风险

隐含的专业重点是:

  • 10份鲜奶生产1份乳酪(芝士)!
  • 乳酪生产工艺对其活性保护极好(总共三种工艺,其中酶法生产不经过消杀,酸法、酸结合加热法生产会用到传统巴氏低温消毒)
  • 成熟乳酪是乳源性生物活性肽最好的载体,胜过鲜活的牛奶,活性可以保留数月至数年

备选方案:低温奶粉

奶粉,只选低温奶粉!

划重点:

  • 奶粉,不是很好的选择,不如鲜奶和乳酪
  • 如果必须选奶粉,只选低温工艺生产的奶粉
  • 低温工艺生产的奶粉,胜过常温奶
  • 不要选中温、高温工艺生产的奶粉,和常温奶一样有危险
  • 在中国农村部分地区、大品牌的常温奶可能都渗透不到、大量杂牌/皮革奶之类的泛滥,除了自家养牛羊马鹿取奶之外,奶粉其实是最好的选择了,奶粉的工艺区分没有品质保障重要!

隐含的专业重点是:

  • 7~8份鲜奶生产1份奶粉!
  • 低温工艺奶粉采用的是巴氏消杀,热伤害相对较低,还能够保留部分乳源性生物活性肽、活性可以保留数月至数年
  • 怎么区分奶粉的工艺是低温、中温、高温,笔者不知道!
奶粉分级和复原乳的使用范围

参考数据

西方国家的液态奶消费占比

  • 间歇巴氏奶(传统巴氏消杀–低温长时间杀菌法,65℃、保持30分钟以上灭菌)牛奶中生物活性肽的活性保持最好,保质期不超过7天,市场占比已经极少
  • 连续巴氏奶(改良巴氏消杀–高温短时间杀菌法,75℃、15秒灭菌)市占率最高,兼顾生产效率和牛奶鲜活,保质期不超过7天
  • 超巴杀(85℃以上灭菌,甚至会超过UHT的标准),保质期10天以上、例如到40天,货架期长、乳源性生物活性肽极少
  • UHT奶即常温奶(135℃-152℃、4~15秒,视奶源质量采取单次或多次消杀),占比极少、不足1%(此类奶在中国市场占比超过90%),保质期180天、乳源性生物活性肽没有
滚动至顶部